截至7月31号,全国各省市2025年养老金调整方案已经全部公布,补发的养老金也到账了。
全国31省市中,上调标准最高的地方是哪里?
哪里的方案最有特色?
“向中低收入者倾斜”,各地方案中如何体现的?
另外,今年的养老金调整风向变了,大家发现了没有?
01
调整标准排名
1.定额标准排名
●前三名选手上海50元、西藏49元、青海39元。沪藏前两名远超第三名,而且定额金额已经接近甚至超过许多地区的养老金整体涨幅。
●西藏(49元)独占40元区间,30元区间9省,20元区间多达19省(近半省份),10元区间仅北京。可见,20-30元区间是绝对的主流。
●2025年的定额调整标准相较2024年普遍下降,只有浙江和江苏是与去年持平,都是31元。
●北京定额调整虽仅18元(全国最低),但方案含金量极高:工龄单价高、挂钩机制“多缴多得”且“提低控高”、高龄倾斜门槛全国最低(65岁即可享),深受退休人员认可。
2.养老金挂钩比例排名
●虽然北京0.15%的调整挂钩比例是全国最低的,但是北京提低控高的做法独步全国,也是缩小养老金差距最给力的地区。
3.缴费年限挂钩调整排名
与缴费年限挂钩,各地方案差别较大,有统一单价的,也有阶梯式调整的。
我们以30年工龄为基准,从高到低排名如下:
●前几名地区通过高单价或分段规则激励长期缴费,后几名地区侧重公平与兜底,特殊地区(如西藏、青海)通过政策倾斜平衡权益。
02
“向中低收入者倾斜”如何体现
1.定额调整强化普惠性
上海以50元定额调整居全国首位,对低养老金群体尤为重要,如2000元养老金,定额调整比例远高于高养老金群体。
西藏(49 元)、青海(39 元)紧随其后,以高定额保障低收入群体基础增幅。
江苏、浙江是仅有的维持去年31元定额不变的省份,在多数地区下调背景下,实为不易。
2.挂钩调整控制差距
多地通过降低与养老金水平挂钩的比例,减少高收入群体的涨幅优势。
以江苏为例,养老金4000元的挂钩部分仅增8元,而定额调整占其总涨幅的43.7%,有效缩小了与高收入群体的差距。
西藏(0.88%)、海南(0.74%)等地虽挂钩比例较高,但因其养老金基数整体偏低,实际差距可控。
3.高龄与艰苦地区倾斜(精准覆盖低收入群体)
北京高龄补贴门槛为65岁;广东对100岁以上每月加200元,惠及早期退休、养老金偏低群体。
艰苦边远地区中,西藏、云南、新疆额外加不少,提升低收入群体收入。
4.兜底机制
宁夏对缴费年限不足15年者保底15元,安徽对短缴费年限群体保底11元,避免挂钩调整过低导致低收入者涨幅缩水。
2025年养老金调整方案的核心逻辑是 “控高提低”,“向中低收入者倾斜”,体现在调整结构的变化——
挂钩比例下降,定额占比提升
今年各地方案的定额调整虽比去年有所下降,但并不多,而养老金水平挂钩直接是拦腰砍半。
低养老金者:定额调整占比高,实际涨幅被放大。
高养老金者:挂钩比例下降叠加定额调整占比低,涨幅被压缩。
未来,类似北京“提低控高”、江苏“低挂钩+高定额” 的模式可能进一步普及。
03
养老金调整风向变了
2024年养老金调整的要求是:要进一步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合理确定具体调整办法。
2025年不再强化挂钩激励,而是向养老金水平较低的群体倾斜。
从各省市方案来看,养老金挂钩调整的一个普遍趋势就是下调,大部分地区直接砍半,北京(0.15%)、江苏(0.2%)降幅更明显。
另外,今年很多地方倾斜调整标准没有变化,高龄退休人员是最大受益者。(山东除外,山东取消了对70、75和80岁的企业退休人员额外特殊照顾的做法)
这样的风向,说明养老金调整向“提低控高”转变。
与去年相比,2025年通过弱化工龄与养老金水平的挂钩比例,强化定额和低收入倾斜,显著缩小了不同群体间的调整差距。
您认为哪里的方案最好?欢迎留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