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资管行业被动化浪潮与主动管理精细化转型的双重驱动下,指数增强基金正以“精准跟踪+超额创造”的独特优势,成为资管市场的新增长极之一。这类产品既继承了指数基金低成本、高透明、风格稳定的特性,又通过量化模型的选股能力,在控制跟踪误差的前提下力争追求超额收益,较好地平衡了被动配置的相对确定性与主动管理的弹性。
今年以来,指数增强基金迎来一波成立潮,截至二季度末,新成立的指增基金已达到83只,创下历史纪录。而从业绩表现来看,今年以来相对业绩比较基准取得正超额的指增产品不在少数,其中还有近10只产品超额收益率超过5%,相关基金规模也实现了显著增长,反映出投资者对“指数工具+主动增强”模式较为认可。
在这一快速发展的赛道中,华商基金凭借多年来主动管理积淀与量化技术深耕,构建起覆盖科创与宽基的指增产品矩阵,以全谱系布局、硬核量化实力与长期业绩背书,成为指数增强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全谱系布局:覆盖核心赛道,适配多元投资需求
当被动投资成为资管行业的新浪潮,指数增强基金正以“Beta+ Alpha”的双重优势重塑投资者的配置逻辑。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国内被动指数型基金总规模已达3.55万亿元,不过一年时间就增长了1.42万亿元,同比增幅达到40%,彰显出市场对指数工具的强劲需求。
而指数增强基金凭借力争“收益更高、波动更低”的特性,成为连接被动配置与主动收益的良好桥梁。有数据显示,沪深300、中证500等主流指数增强产品的年化超额收益率普遍在3%~8%区间,且波动率中位数低于对应ETF,为投资者在波动市中提供了更优的风险收益比。
华商基金敏锐捕捉这一趋势,依托19年主动管理积淀,构建起覆盖宽基、科创赛道的“指数增强家族”,其中不乏行业首批获批的基金,以全谱系产品矩阵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配置需求。
举个例子,在科创领域,华商基金率先布局了华商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与华商上证科创板100指数增强。其中,上证科创板100指数汇聚半导体、医药、电力设备、机械制造、计算机和医疗等尖端前沿科技企业,高成长属性显著。
而在宽基领域,华商指数增强家族形成梯度覆盖:华商中证A500指数增强聚焦中盘成长,华商中证500指数增强深耕中小盘价值,华商中证800指数增强则融合沪深300与中证500的风格优势,覆盖800只核心标的、总市值近70万亿元,兼具大盘蓝筹的稳定性与中盘股的弹性。值得一提的是,华商基金是首批获得中证A500指数增强型基金“准生证”的四家基金公司之一,华商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也是4只获批基金中最早发行的产品。
此外,已于8月4日正式发行的华商沪深300指数增强将进一步完善布局,形成从科创到宽基、从小盘到大盘的全场景覆盖,力求让追求高弹性的成长型投资者和偏好稳健的配置型投资者,都能找到适配的工具。
量化硬实力:自主模型驱动,实力派基金经理联手担纲
指数增强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增强”二字背后的量化智慧,而这一点正是考验基金管理人的关键。
华商基金量化投资部多年来以自主研发为根基,构建起从因子挖掘到风险控制的全链条体系,发挥公司主动管理优势,让“主动量化+增强策略”有迹可循、有技可依。
团队采用量化多因子选股框架,以超300个因子(涵盖宏观、基本面、价量、另类信息等)为核心,通过“主观逻辑+人工挖掘”主导因子挖掘,形成完善的挖掘、合成、回测、优化与风险控制体系。同时拥抱AI技术,构建“大模型机器人”,将机器学习应用于价量数据挖掘,实现多模型协同优化。
在行业配置方面,采取行业轮动策略:结合行业估值、景气度、拥挤度等因素进行长期判断,同时对市场拐点(大跌反弹、筑顶大跌、横盘突破)、交易因素(动量、反转、强势行业、弱势行业、多空力量对比)等进行短期监控,结合长短期因素周频调仓,跟踪市场行情、把握市场节奏。
风格配置方面则采用风格轮动策略,包括成长价值轮动策略和大小盘轮动策略等。
另外,强大的策略体系,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支撑。华商指数增强家族由量化投资部多位实力派基金经理联手,为指增策略注入多重保障,让量化智慧与主动判断形成合力。
其中,量化投资总监、量化投资部总经理邓默博士是一名行业老兵,拥有超14年证券从业经验,其中有近10年证券投资经验。他的投资框架是均衡配置型风格,以量化模型为主线。在高景气行业选择优质资产,“以合理的价格”买到好赛道上的好公司,重点关注成长和盈利两大类因子,通过因子变化筛选行业和股票,同时也要考虑估值。另外,选择ROE向上的行业做重点配置,在其中选取估值合理的股票。
艾定飞博士也是这个团队的一员,他拥有近11年证券从业经历,曾任职于高盛集团,擅长将AI算法与量化模型结合,以深度学习优化组合构建。其管理的量化产品在波动市中展现出“控制回撤、捕捉超额”的鲜明特点。
另一名成员海洋博士深耕量化研究多年,专注行业比较与轮动,善于在均衡配置基础上挖掘产业周期向上的赛道,其管理的产品兼具成长风格与风险控制的平衡。
主动管理底色:七年业绩领跑,“量化智慧+主动管理”的投资哲学
所有量化技术的迭代与产品布局的拓展,都植根于华商基金“以主动管理为安身立命之本”的初心。这家成立于2005年的老牌公募在投资中始终坚持稳健发展思路,深耕基础研究挖掘投资机会,已经形成了以主动管理能力为核心竞争力的特色发展路线,主动权益及固收中长期投资业绩持续位居行业前列。
来自国泰海通证券的数据显示,华商基金主动权益类产品近7年 (2018.07.01~2025.06.30) 以147.27%的收益排名行业3/115,主动固收类产品更是以75.14%的收益排名行业1/103,以长期出色的业绩表现持续领跑行业。
这一成绩并非偶然:在权益领域,华商基金团队以深入的产业研究挖掘成长股价值;在固收领域,通过宏观研判与信用分析控制风险,形成“股债双优”的主动管理能力。
这份实力也获得了权威机构的认可。天相投顾2025年二季度评级中,华商基金斩获基金管理人三年期综合评级5A评级,并以最高综合得分位列首位。同时在“主动股混”“主动债券”等细分领域均获5A评级,成为业内少数同时获评双5A的基金公司之一。
从产品布局到技术研发,从业绩领跑到理念坚守,华商基金指数增强家族既是被动投资浪潮中的创新实践,更是主动管理能力在量化领域的延伸。对于投资者而言,在波动加剧、风格轮动的市场中,真正需要的是一把“既能攻,又能守”的利器,华商基金也用指数增强产品矩阵给出了答案:选择这样的产品,不仅是选择一套指数增强工具,更是选择一种“量化智慧+主动担当”的投资哲学——在Beta的浪潮中,捕捉Alpha的浪花,于波动中寻找相对确定,于多元中锚定价值。
文/安安(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