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游泳世锦赛落幕,中国跳水队依然是那个熟悉的王者剧本,9金3银4铜,第一名坐稳了,但和往年不一样的是,这次女子10米台的焦点,不再是单纯的金牌争夺,而是两代女将之间的暗流,陈芋汐和全红婵,一个自律到极致,一个赛后开始放飞自我,背后藏着中国跳水的隐忧和希望,问题来了,中国队真有下一个“陈芋汐吗。
高敏这次没有藏着掖着,直接给出了态度,陈芋汐的自律,已经成了中国女台的最大底气,她说得很直接,如果没有陈芋汐,这个项目的难度和不确定性会陡增,说白了,前几年我们都习惯了陈芋汐、全红婵断崖式领先,仿佛中国跳水永远不会有危机,可这次,当陈芋汐苦苦支撑,15岁小将谢佩铃顶着压力拿到铜牌,大家才发现,原来“真空期这事离我们并不遥远。
其实陈芋汐的状态,外人只看到了金牌和冠军,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她背后的那种“不敢松懈,高敏说,奥运会结束后,陈芋汐根本没敢大吃大喝,训练场都成了她的第二个家,教练组对她最放心的地方不是天赋,而是那股持续的、几乎让人窒息的自律,这种自律,说到底就是中国跳水队最稳的保障,可问题也来了,年轻一代真的能学得来吗。
全红婵这两年其实也不容易,巴黎周期三年,她一直在死磕体重和状态,但奥运会一结束,整个人明显松了一口气,体重也涨上来了,这一届世锦赛没有参赛,有人觉得遗憾,有人替她叫好,说女孩子也该有自己的青春,但现实是,跳水项目的残酷就在于——你一松,后面一大堆人想追上来,外界对全红婵的宽容,其实也是对整个中国跳水梯队的警醒。
高敏作为“跳水女皇,她的发声分量很重,她直言大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全红婵的成长烦恼,反而忽略了陈芋汐同样在经历生长发育的阵痛,这种肉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外人很难真切体会,可只要看看领奖台上陈芋汐的表情,就知道什么叫“稳中带狠,她是那种天生吃苦型选手,但这份吃苦,未来谁来接。
谢佩铃的崛起,算是给中国跳水一线希望,15岁的年纪,敢在世锦赛站上领奖台,已经很不容易了,但距离“断崖式领先还有多远,没人敢打包票,这一代新人的成长窗口期,其实比以往更短,外部竞争也更激烈,国外选手的难度系数和心理素质都在提升,中国队稍微一松,就可能被追上,这种“摆烂心态要不得,哪怕有再多天赋,也得靠一茬一茬的自律人才顶住局面。
中国跳水长盛不衰的密码,从来都不是一两个天才,而是体系和自律,陈芋汐是典型代表,奥运冠军、世锦赛多金王,她的努力和牺牲,是全队的标杆,但也有人担心,过度依赖少数核心,容易陷入青黄不接的局面,这届世锦赛其实就是一次警钟,后浪必须顶上来,不能等前浪彻底退了再后悔。
全红婵的“放飞自我,有人点赞有人吐槽,这其实是体育圈常态,连高敏都说,全红婵选择休整很正常,毕竟三年高强度备战,身心都疲惫了,但竞技体育的铁律就是,你一懈怠,外部压力马上就跟上来,网友们喜欢对喷、互怼,有的说要多给运动员空间,有的觉得不能娇惯,但底线是,国家队的核心竞争力,不能靠情怀撑着。
高敏最后那句“好好珍惜和爱护陈芋汐,说得一点不假,体育就是残酷的优胜劣汰,珍惜不只是给掌声,更要给支持和压力,陈芋汐这种级别的运动员,是中国跳水的安全线,但谁都知道,她也有一天会退役,会受伤,会被超越。
此情此景,中国跳水队其实正处在新旧交替的关键节点,谢佩铃这样的新人能否顶住压力,走出自己的节奏,全红婵能否调整好状态,继续杀回来,都是未知数,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想要继续统治世界,靠天赋远远不够,自律和体系仍然是最大底气。
总结一下,陈芋汐的稳和自律,是中国跳水的底牌,全红婵的“放飞是成长的必经路,但摆在国字号队伍面前的现实是,后浪必须尽快成熟,不能再等下一个“天才天降,只有这样,中国跳水才能在世界舞台一直立于不败之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