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兼职宣布剧终”
8月4日晚
网上流传着一份
《关于不要让孩子参与代送外卖活动的通知》
落款为华强北街道办事处
这是一份什么样的通知?
“孩子送外卖”又是怎么一回事?
送外卖=参与社会实践?
8月5日,记者从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街道办事处得到证实,该通知确为街道发出,面向辖区全体商户及物业公司。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告示上提及的、党群服务中心为居民和商户提供免费的全托班、兴趣班等服务,街道及社区图书馆还将同步延长开放时间,为孩子们提供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通知中提到,近期,部分商户及物业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在华强北参与“代送外卖”,“家长培养孩子独立能力和‘远离电子产品,参与社会实践’的初衷值得理解和肯定。但由于孩子尚小,此类活动存在不可预测的安全隐患,也可能涉及相关法律问题,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通知中呼吁,请各商户从即日起,不要再让孩子参与“代送外卖”,也不要允许本商圈内的外卖由孩子代送,“街道已约谈相关外卖平台,禁止让孩子代送外卖。”
告示附上了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联系电话的同时,也有“监督”电话,如群众发现相关现象,可以向有关部门反映,他们会进行劝返。
这些正值暑期放假的孩子,从外卖员手中承接“最后垂直100米”的送餐任务,每单收费1-2元。他们聚集在街边的外卖小哥身旁“接单”的景象,迅速引发了社会关注。
代送外卖服务的兴起,源于华强北复杂的地形。7月30日,当地一位外卖员向记者表示,华强北密布着大量高层写字楼,里面有很多上班族点外卖,但送餐很麻烦。比如72层的赛格广场里面如同迷宫,十几部电梯分区运行,经常需要排队,骑手很容易因为迷路而送餐超时,导致被罚钱。于是,附近对这些写字楼比较熟悉的人就开创了新业务,接力帮助外卖员完成送餐的“最后100米”。
一开始,承揽代送外卖的业务的都是成年人,比如写字楼里的保洁阿姨,利用中午的时间帮外卖员送餐,每单收费约3元。这个夏天,不少放暑假的小孩则参与了进来,他们手勤腿快而且收费更低,于是抢到了更多生意,“跑楼小孩”从小学生到高中生都有,逐渐取代了“跑楼阿姨”。
是社会实践
还是“大可不必”?
不少人认为,这种形式既可以帮孩子们在暑假“找点事做”,也有助于他们接触社会、体验劳动,且活动的范围就在父母工作的地点附近,是一次不错的社会实践。相反,也有人担忧孩子们的人身安全。
对此,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郭政律师表示,在合法性方面,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外卖员以支付报酬形式让未成年人代送餐,属于从事营利性劳动,有可能构成变相雇佣童工,涉嫌违法。
不过,在未成年人代送外卖的场景下,此种关系具有临时性、不稳定性,且未成年人属自愿代送外卖,自行定价,选择每单收取1-2元的费用,双方不具有人身依附性,故可能被认定为劳务对价/承揽报酬,构成合法的劳务关系或者承揽关系。
在雇主责任风险方面,若被认定构成雇佣关系(即劳务关系),外卖员需承担雇主责任,如未成年人因代送外卖发生意外事故,遭受人身损害的,外卖员需根据自身过错承担相应责任。
深圳华强北的“外卖代送员”在与外卖员交接。图源:视觉中国
针对此事,有媒体发表评论称“跑楼小孩”代送外卖现象,看似是暑期的一场实践,实则是一场安全与责任的小考。
家长、配送员、外卖平台及社会层面,要看到其中存在的隐忧。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孩子选择规范、有益的实践活动;配送员和平台要提升服务能力,规范配送流程,保障消费者权益;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市场主体经营活动的监管,对风险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制止和引导。
对此,你怎么看?
评论区聊聊
来源:央视网
编辑:詹家乐
审核:盖丽
监制:孙磊
近日热点短视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