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太感谢您了首长!我一定做出成绩,报答您的救命之恩!”
这个男人一下跪倒在陈赓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向陈赓道谢。
陈赓把他扶起来,脸上是少有的严肃表情:“救了你的不是我,而是我们的党和人民。你要牢记这一点,不要辜负大家对你的信任。”
男人用力点头。
刚才,在陈赓的帮助下,这个本来要被判处死刑的男人,被最高人民法院改判为死缓,并被安排监外执行。
这个男人是谁?他做了什么,才被判死刑?陈赓为什么要帮他?
校长重任
1952年的一天,毛主席在听完朝鲜战争战况的汇报后,陷入了沉思。抗美援朝已经持续了两年,我们在战斗中取得了许多战果,却也遇到了不少难题。
这之中,最令毛主席感到事关重大的,就是我军对于现代军事技术和兵器的需要。
我军在战斗意志、作战素养、战术战略等方面,都并不输于美军。但是,美军的装备优势实在太大了。
如果要让我军的战斗力更上一层楼,就需要培养更多的军事技术人才。
于是,陆海空军一体的军事学院的建设,被毛主席提上了日程。
在1952年6月,陈赓突然收到毛主席急电,要他立即回国。陈赓此时的职位是志愿军代司令员,正在朝鲜战场上指挥作战。
一收到电报,陈赓就马上出发回到国内。毛主席对他说了建设军事学院的事,并将这一重任交给了他。
就这样,陈赓成为了当时世界上唯一的、陆海空三军综合性军事工程技术学院的院长,兼政治委员。
当然,在这个时候,这所院校还没有开土动工呢。
陈赓在接下这一任务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选址。经过多方考察,他最终将校址选在了哈尔滨
2025-08-07,陈赓来到了哈尔滨。他这次来,是为了查看院区勘定范围。在几位院领导的陪同下,陈赓转遍了院区,一路上谈笑风生。
在来到马家沟河边时,陈赓看了看周边景色,点点头道:“就以这条小河为界,南岸可做职工宿舍区,北岸就是教学区。”
他们向西走到一曼街,陈赓说:“王字楼以西可作为教授宿舍区,一曼街以西作为干部宿舍区,还有行政后勤临时办公区。”
最后,陈赓一行人来到了“毛子坟”。陈赓说:“这要保留,这是帮助我们打败日本鬼子、解放全东北的苏联红军英雄墓,我们要怀念这些国际友人。”
这样转了一大圈,陈赓将建筑的总体布局定了下来。就这样,一所规模大、有气魄的一流校园诞生了。
确定了校址,接下来就是至关重要的第二步:寻找师资力量。陈赓认为,决定一所院校好坏的第一要素,就是师资力量的强弱
为了培养出最优秀的军工人才,这所学校的教师,也得是全国最优秀的那一批才行。
于是,陈赓开始在与军工相关的各个领域,寻找宝贵的人才。
在陈毅的帮助下,陈赓找到了一批各学科领域的大师,并承诺会给他们好的待遇。
在这所军事学校迎来第一批教师的时候,陈赓却又犯了难。
因为他突然发现,学校里还缺少一位弹道学专家。弹道学对军事院校而言,可是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这个问题得尽快解决呀。
可是,在当时的中国,这一领域的人才十分稀缺。
陈赓想了想,把刚招来的教授们都召集起来,请他们回忆一下,有没有认识的这方面的专家。
众专家教授讨论起来,陈赓在一旁认真听着。
没有说多久,众人就似乎找出了人选,但一个个却好像有什么难言之隐似的,都不对陈赓说。
“大伙这是想到谁了?”陈赓笑着说,“放心吧,不管是谁,我都能把他拉过来!”
一位教授摇摇头。另一位说:“弹道学专家,我们只知道一个,他叫沈毅。学术上,他的水平没话说,但你恐怕真的拉不来……”
“哦?他是何方神圣啊?”陈赓好奇地问。
“他是个死刑犯。”
壮志未酬
1937年7月,一名年轻人从法国留学归来,一回国就当上了国军中校。这个年轻人就是沈毅。
沈毅原本摩拳擦掌,想要为祖国反抗侵略贡献力量。在他的设想中,自己这样掌握着高级军事技术的人,肯定能为国家的军事发展起到大作用。
然而,在南京炮兵学校待了不到一个月,沈毅就大失所望。他教的学生,可以说千奇百怪,什么爱好的都有,就是没有爱好学习的。
那些学生,有的来自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有的来自老蒋的中央军,还有各种地方军阀子弟。
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家世非富即贵。
这些人根本不是来学习的,上课开小差、明目张胆地大声聊天,更有甚者直接翘课不来。
学校里教官之间的风气,也是糟糕透顶。
这里就像一个微型国民党社会,被无限细分为无数个派系,教官们到处拉帮结派、送礼巴结,不会说话的人在这里简直没有前途。
而沈毅,刚好就是一个不怎么会说话的人。他性格内向,很难融入这个圈子,也就遭到了其他教官的排挤。
只要一想到国难当头,这些本该成为国内军事精英的人还在不务正业,沈毅就感到无比郁闷。
在大约一个月后,这种情况出现了转机。
那是在一次主旨为国共合作的酒宴上,沈毅遇到了周总理。周总理见他一个人在角落里借酒消愁,上前询问,沈毅便将自己的苦恼说了出来。
“既然如此,要不要加入我党?你这样的人才,正是我们需要的。”周总理笑着问。
沈毅愣住了。
在犹豫一段时间后,沈毅下定决心,要加入我党,为祖国继续做贡献。
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沈毅还是有理想的。他来到了延安,开始为八路军战士们教授军事知识。
在那段时间里,他将自己所知道的所有知识倾囊相授。战士们也都很尊敬他,每次上他的课都十分认真。
在延安待了一段时间后,沈毅不禁感叹:“国民党的学员,就只是在混日子。和这边朝气蓬勃的学生们没法比啊……”
抗日战争胜利后,沈毅又前往东北,担任东北民主联军的炮工技术负责人。他所传授的军事技术,在后来的锦州战役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这时候,沈毅还是一位全心全意为国奉献的优秀学者。但在和平的日子到来之后,他的心灵就渐渐被腐化。
建国后,沈毅被调往民航总局计划处,担任领导。这个单位里所有与钱相关的事,都要经过沈毅的手。
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沈毅最终还是堕落了。在之后的两三年间,沈毅先后挪用了上亿元的公款。
所以在逮捕沈毅时,对于影响如此恶劣的罪犯,最高人民法院不容辩驳地判了他死刑。
在了解情况后,陈赓陷入深思。沈毅的罪行,性质太过恶劣,其死刑的判决也确实不是他能改变的。
但是,现在在国内,实在找不到其他的弹道专家了。
陈赓思来想去,觉得还是为国家培养军事人才比较重要。于是,他去找到董必武先生,希望后者能帮忙减轻对沈毅的刑罚。
董必武理解陈赓的想法,但这件事事关重大,他也不能做主。于是,董必武连夜赶去见毛主席,和他说了这件事。
毛主席沉吟片刻,说:“把周总理叫来。”
周总理很快到了,三个人讨论一番,一致认为现在新中国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很需要沈毅这样的人才。
就这样,沈毅被改判死缓,成为了哈军工的弹道学教授。
沈毅也没有辜负陈赓等人的期盼,在之后的日子里,为教学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奉献了整个后半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