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您喜欢本文,请不吝
关注、转发、点赞、打赏
大家好,我是老丁。
今天一早,官方通报了近几日备受关注的广西“亮证姐”事件。通读几遍通报后,老丁不禁感慨万千:原来“亲戚”之间丁点大的会车小误会,竟然需要如“亮证姐”一家这般处理。
根据通报,“亮证姐”小侯今年28岁,仅为 某民营汽车配件公司员工,非公职人员。那天坐在小侯所开大奔上的另外两人,为其父老侯及年幼的妹妹,老侯系当地普通村民。这辆大奔是小侯今年1月买的二手车,17.8万元的购车款里还包括了7.8万元贷款。
通报显示,老侯家与“平头哥”小李的父母家相距仅约800米,双方竟还是未出五服的邻村表亲。但这两家之间的心理距离,可能远远不如地理距离上的那么近:虽然老侯认识小李及其父母,但小李不仅与小侯相互不认识,更不认识老侯。
于是乎,当天最早下车交涉的老侯,其实当场就认出了小李,这也是老侯随后能精准报出小李家庭住址的原因。但诡异的一幕也随之而来:作为长辈的老侯,不仅没有就坡下驴地向小李点出两家之间的亲戚关系,递根烟、拉拉家常啥的以消除误解,更是对小李各种“口吐莲花”。
更加夸张的,当然是随后下车的小侯,由此也就有了“要不然我就拿证了哦”,这句将载入互联网史册的金句。
对于外界高度关心的小侯亮的究竟是什么“证”,通报称系 小侯 作为 二级消防士的夫君小黎持有的行政执法证,亮证目的是吓唬小李,以迫使其退让。小黎也由此“躺枪”,即当时虽未在场,却因“将证件随意放在其妻私家车上,导致该证件被非法使用”,已被立案调查。
不过根据媒体报道,小黎面临的大概率不过是内部纪律处分,如警告、记过等。至于小侯这种冒充国家公职人员“亮证”的行为,会受到何种处罚,通报只字未提。
侯家现场不仅不认亲,还“口吐莲花”“亮证”也就罢了,更加离奇的一幕,出现在小李7月31日发布相关视频,引发舆情后。按常理,既然两家是 相距仅800米的亲戚,小侯、老侯这时登门到小李父母家,双方攀攀亲戚、唠唠家常,消除误解后让小李删个视频,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毕竟原本也就是个屁事。
但他们不介,再次选择舍近求远。31日晚9点10分许,老侯、小侯、小黎选择到派出所报警,仅仅1个小时后的当晚10时17分,派出所1民1辅二警就在三人的引领下,一行风一样来到小李父母家。他们的诉求,不仅是让本该身为亲戚的小李删视频,还要求这位亲戚:
道歉!
这究竟算哪门子的鬼亲戚?一路看到的,尽是些借助“亮证”、公权之类的霸凌与强压。难不成,广西遍地是老表?
况且小李昨天还在接受采访时称,他问过父母,给他们看了小侯的照片,两位老人都说“不认识这个女的”。通报似乎隐去了一个情况,即到了8月1日,当地 村支书还上门给小李父亲“做思想工作”,要求删除相关视频,之后其父给小李发了三条删除视频的信息。
与此般高频处理、雷厉风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李此前连续多日向有关部门求助时,所遭到的“踢皮球”与冷处理。
通报表示,未发现31日“登门”的民、辅二警存在“违法违规和程序失当行为”,不过是在与小李通话沟通时表述不够规范严谨,有关方面已对其严肃批评教育。至于这批评教育能“严肃”到何种程度,天知道了。
至于那位装傻充愣、接到媒体电话时 突称“故障”的工作人员,通报称当时接电话的系辅警小苏,其“因自身业务不熟、应对能力不足和该科管理不严,未及时向有关同志沟通报告便挂掉电话”。为此,有关方面已对该科科长和小苏予以严肃批评,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当然,同样不知道这里的“严肃”,究竟到了何种程度。
终究,当天不在场的小黎,以及辅警小苏几乎担下了所有,总的看下来连“罚酒三杯”的程度都远达不到。就像通报在最后说的——
“这件事情源于一起偶然的交通争议,本来只是普通的民间纠纷。”
老丁并非不信通报中的内容,并期待各位在现实中千万别遇上侯家这种趾高气昂、盛气凌人的鬼亲戚。即便两家真有亲戚关系,侯家对李家大概也是鼻孔看人的那种,完全不愿揭开这一层。
至于年仅28岁、父母均是普通农民、仅是民营汽车配件公司员工的“亮证姐”小李,为何会有如此强的气场与底气,同样也是天知道了。
只能说,假如以后咱们遇到类似“亮证姐”的人,最正确打开方式,或许得是忙不迭地说:
我错了,原谅我,这就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