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不光有“亮证姐”,还有“限高哥”!
原创 李万卿
有人问我:你对防城港的“亮证姐”有什么看法?
我答:不想说。
我向来笔不阿贵、文不奉承、还爱骂人。
“亮证姐”都亮“行政执法”证了,让我怎么说?
昨天(8月3日),嚷嚷了几天的“亮证姐”逼迫让路事件,终于有了阶段性通报。
不出所料,“亮证姐”不是什么大人物,一介悍妇而已。
通报说,两辆车狭路相逢,奔驰女“亮证”,随车人员说出对方的姓氏和住址。
是真的!
但,证件是她丈夫“放到”车上的证件。
“亮证姐”随车人员之所以知道对方姓氏和住址,是因为双方是“远房表亲”。
所涉及的已公开的人物、身份,也都是真的,并且都可验证。
另外,通报还一二三四,细节环环相扣,解释“天衣无缝”,想挑刺儿都找不到下嘴的地方。
全网都在夸,防城港确实有两把刷子。
这也正是我为什么一直没评论这一热点的原因:就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局大概率是一个“误会”。
很简单,一个开奔驰的女人,如此嚣张,要么浅薄,要么有背景,要么既浅薄又有“临时的靠山”,要么是冒充“大尾巴狼”,至少有“吹牛皮”、装叉的条件......
但是,绝不会是一系列“误会”偶然的叠加,那比中彩票大奖的概率还低。
真正有执法证又敢“亮证”,还如此嚣张的人,很少很少。
但是,那女人敢。
她一“亮证”,就把丈夫晾“凉”了。
目前,她丈夫已被立案调查,受处分是铁板钉钉的的事儿。
“亮证姐”呢?通报没说咋处理。
但根据相关法律,恐怕难逃法网:冒充国家公职人员,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最起码,也得蹲几天拘留所吧!
“亮证姐”的梗,算暂告一段落。
“限高哥”的梗,还在“梗”着,没有得到处理。
几个月前的3月24日,我自驾到防城港市。
当天上午10时许,我发现车辆需要充电,就顺路导航北部湾海洋文化公园停车场充电站。半个小时后,电已充满。
此时,有几个人聚集到停车场出口,一位骑三轮车的中年男子把三轮车停在出口处正中央,站在了三轮车上。另外两名男子,从停车场出口处两侧拉着限高杆朝中间合拢。
我恍然大悟:有公共充电桩的停车场,居然还设有限高杆。
仔细看:限高2.1米。
我的车辆是大型SUV,上面装了一个车顶箱,总高度2.16米。
限高2.1米,我的车就出不去了。
我赶紧跑过去,和站在三轮车上正要锁限高杆的人沟通,“我是充电的,请留一分钟时间,我就可以把车开出去了。”
他阴沉着脸:“我不管,你们找领导去!”
然后,他锁上了限高杆,骑着三轮车扬长而去。
他的行为,明显是为难我们。没有条件为难,创造条件也要为难。
十几分钟后,我老伴儿拨打110求助。
接线员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老伴说,我们什么问题都没有,只是给车辆充电。
几分钟后,老伴再次拨打110。
又过了十几分钟,公园另一位工作人员来到停车场,打开了限高杆。
前前后后,耽误了20多分钟时间,没有任何人解释“为什么”。
我几乎跑遍了全国,充电被“限高”,还是第一次。
一个国家的法律、一个地方的法规、一个城市的管理,究竟是使老百姓和游客更幸福,更有安全感,还是更窝心?
几个月过去了,不知防城港那个充电停车场的“限高杆”拆除没有,那几个霸道的“限高哥”是不是每天还去锁限高杆?
“亮证姐”,把防城港搞得灰头土脸。
“限高哥”,压低了的防城港市的文明高度,也压缩了一个城市的胸怀!
“亮证姐”和“限高哥”这类人,是不是“老鼠屎”?
防城港,该打扫打扫卫生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