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领域滋生出一批新业态新形式违法犯罪。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急于贷款的心理,打着“助贷服务”“征信修复”的幌子实施金融诈骗犯罪,诱导消费者进行不正当金融交易,成为扰乱金融秩序的毒瘤。近期,平顶山市公安局经侦民警精准研判、主动出击,成功破获全省首例打着提供“助贷服务”的幌子,采用“AB贷”方式实施合同诈骗犯罪的案件,抓获29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超2000万元。
该案的侦破,不仅揭露了“AB贷”合同诈骗的犯罪手法,也为广大群众敲响了金融安全的警钟。
案情概述
2024年底,平顶山市公安局经侦民警在梳理警情时发现,某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在办理金融贷款业务过程中,存在使用虚假宣传、混淆贷款概念方式掩盖事实真相,用合同陷阱规避法律风险实施合同诈骗犯罪的嫌疑。
经查,2024年6月,犯罪嫌疑人张某、李某在平顶山市成立某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租赁城市繁华地段或商业圈写字楼,伪造与银行合作资质,营造“专业机构”的假象,通过黑灰产渠道购买征信不良者的信息,拨打营销电话或定向发布网络广告,吸引急需资金周转人员A入局,宣称能够帮助其办理贷款,并与其签订合同,约定服务内容和高额费用,后以“包装贷款”为幌子,利用A诱骗其亲友B入局。随后,犯罪嫌疑人张某、李某采用话术诱骗、虚假承诺、信息操控、合同陷阱等手段诱骗A、B,虚构帮助A成功办理贷款的事实,隐瞒以B的名义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给A使用的真相,最终达到非法占有A高额助贷手续费的目的。
据介绍,平顶山市公安局经侦部门将进一步强化警种职能,全力推进线索研判和波次打击,积极策应金融领域非法乱象专项治理。
警方提醒
在此,办案民警提醒群众,防范“AB贷”类合同诈骗,牢记“三不要”原则——
●不要轻信“征信修复”“包装贷款”等虚假宣传。对于声称“有内部渠道”“可以百分百放款”的公司机构要提高警惕。正规金融机构不会通过电话、网络广告等形式承诺“保批贷款”,更不会收取高额手续费。征信不良者应通过正规银行或持牌金融机构咨询贷款业务,切勿相信所谓“征信洗白”“特殊渠道”等话术。
●不要随意签署空白合同或授权文件。签订贷款合同时,务必逐条核对条款,警惕合同中隐藏的“高额服务费”“连带责任”等陷阱。切勿让陌生人或所谓“助贷机构”代为操作手机、网银,避免个人信息被窃取或莫名背上贷款。
●不要协助他人“刷流水”或随意担保贷款。不法分子常诱骗借款人A拉亲友B充当“担保人”或“共同借款人”,实则利用B的身份申请贷款供A使用,最终导致B承担债务。如果亲友突然提出“帮忙贷款”“走账刷流水”等请求,务必核实真实性,避免成为诈骗帮凶或债务承担者。
(河南法治报记者 张杰 通讯员 邢义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